铸剑1950陆远彭德怀完结版免费小说_完本小说大全铸剑1950陆远彭德怀
作者:酒乃鱼
穿越重生连载
小说《铸剑1950》是知名作者“酒乃鱼”的作品之一,内容围绕主角陆远彭德怀展开。全文精彩片段:军工工程师林燃意外穿越至1950年的沈阳兵工厂,成为技术科新晋技术员。时值朝鲜战争爆发,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,军工生产举步维艰。面对苏联技术封锁、敌特破坏与工业困局,林燃凭借跨越时代的军工知识,带领技术团队从覆铜钢子弹起步,在59式坦克轰鸣中突围,于罗布泊核爆火光里铸剑。这是一部关于大国重器从零诞生的史诗,更是知识分子的家国抉择——当穿越者点燃科技火种,他们不仅要与钢铁博弈,更要直面人性的淬火与冷却。
2025-04-28 10:12:21
铁皮车厢在铁轨接缝处剧烈颠簸,陆远的钢盔磕在装满步枪零件的木箱上。
身边的战士抱着新领到的自动步枪,枪托上的“八一”军徽被棉布仔细包裹,防止在寒冷中冻裂。
“陆工,这枪托的钢片真能防摔?”
侦察排长赵铁柱摸着枪托边缘的包边,他曾在东北剿匪时摔断过三次枪托,“俺们在长白山行军,枪托碰着石头就裂。”
陆远借着月光查看战士们的持枪姿势,发现扳机护圈处的防滑纹被磨得发亮:“钢片用的是美军吉普的弹簧钢,外面裹的是老乡的棉袄布,零下西十度也能攥住。
记住,开枪前用袖口擦枪管,别让冷凝水结冰。”
突然,尖锐的防空警报撕裂夜空。
司机紧急刹车,车厢里的战士们熟练地滚到车门旁,枪口对准两侧车窗。
陆远被赵铁柱按在地板上,透过车门缝隙,看见三架F-80喷气式战斗机正从云层中俯冲而下,机翼下的火箭弹拖着橘红色尾焰。
“保护武器!”
赵铁柱大喊着扑向即将滑落的木箱,陆远看见他后背的棉服被弹片划破,露出下面缠着的步枪零件——那些用美军降落伞布包裹的枪栓组件。
当爆炸气浪掀飞车顶铁皮时,陆远摸了摸口袋里的改良图纸:针对低温设计的可拆卸枪栓,此刻正在战士们的背包里,等待接受战场的考验。
温井的山谷笼罩在晨雾中,陆远趴在潮湿的战壕里,鼻尖萦绕着腐叶与火药混合的气味。
前方三百米处,韩军第6师的卡车队正沿着公路蠕动,车头灯在雨幕中划出昏黄油光。
“同志们,听我命令:三发短点射打轮胎,两发长点射扫车厢。”
118师参谋长金雄压低声音,手中的望远镜镜片蒙着水汽,“陆工改良的枪,连发时后坐力小,大家稳住枪口!”
当第一辆卡车驶入弯道时,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。
陆远扣动扳机,枪口焰在雨幕中划出橙红色弧线,前导吉普的两个前轮同时爆胎,驾驶员被密集的弹雨掀出窗外。
传统“三八大盖”需要单发瞄准,而新步枪的连发功能让志愿军战士们第一次拥有了火力压制的资本,弹幕如火舌般舔舐着敌方车队。
“打变速箱!”
陆远大喊着换弹匣,看见韩军士兵刚跳出卡车,就被侧方射来的自动步枪火力压制在路基下。
他注意到战士们采用了他设计的“三角射击法”:三人一组,一人射击时另两人装填,确保火力不间断。
突然,一辆M3半履带车掉转车头,车载12.7毫米机枪喷出火舌。
陆远看见左侧战壕里的战士被掀翻在地,立刻猫腰冲向重机枪阵地:“老陈,用穿甲弹打它的发动机散热孔!”
改良后的重机枪怒吼着喷吐弹链,7.62毫米穿甲弹精准命中半履带车的发动机舱,金属撕裂声中,车体冒出浓烟。
陆远趁机观察战场:配备新步枪的侦察排正在实施两翼包抄,他们利用步枪的轻便性在泥泞中快速机动,枪托上的钢片磕在岩石上迸出火花,却丝毫未损。
远东美军司令部的空调开得太冷,麦克阿瑟的参谋长阿尔蒙德中将揉了揉冻僵的手指,盯着投影仪上的照片:被击毁的韩军卡车旁,倒毙的士兵手中握着一支从未见过的自动步枪。
“根据横滨兵工厂的分析,”情报官威尔逊少校递上报告,“这是一支结合了苏联AVS-36导气原理与美国M1卡宾枪结构的新型武器,射速每分钟600发,有效射程400米。”
阿尔蒙德的手指划过照片中步枪的枪托:“更重要的是,这些武器是在鸭绿江边的小工厂生产的。
我们的侦察机拍到了烟囱的热气,还有……”他敲了敲另一张照片,“这个戴眼镜的中国人,出现在所有现场,很可能是共军新组建的军工核心人物。”
威尔逊打开牛皮纸袋,里面装着从温井战场搜集的弹壳:“弹壳底缘有‘1950-DD’的刻痕,DD应该是安东的拼音缩写。
这种7.62毫米子弹的膛压比苏联7.62×54R弹低15%,更适合全自动射击——共军在没有精密机床的情况下,居然解决了膛压平衡问题。”
阿尔蒙德突然想起麦克阿瑟在仁川登陆前的警告:“立刻派特遣队摧毁鸭绿江边的兵工厂。
另外,通知第8集团军,加强单兵防空武器配置,防止共军利用自动步枪进行集群冲锋。”
安东郊外的兵工厂笼罩在薄雾中,陆远正在工作台前调试枪管烤蓝炉,突然听见院外传来犬吠。
警卫员小张冲进来,刺刀上还滴着血:“陆工,有特务摸进来了!”
他抓起放在桌上的新步枪,跟着小张冲向院门。
月光下,三个黑影正趴在围墙上,其中一人背着的,是美军标准的巴祖卡火箭筒。
“瞄准腿!”
陆远扣动扳机,三发短点射精准击中特务膝盖,“留活口!”
当特务被拖进审讯室时,陆远从他们身上搜出了美军的微型地图,上面用红笔圈着兵工厂的锅炉、机床和弹药库位置。
“他们怎么知道我们的布局?”
小张擦着刺刀上的血,眼中带着怒火。
陆远盯着地图上的标记,突然想起三天前在江边卸货时,曾有渔船在附近徘徊:“敌人用了侦察兵,接下来的空袭会更精准。
通知各车间,把机床拆解到最小单元,搬进后山的防空洞。”
话音未落,远处传来密集的防空炮声。
陆远冲出房门,看见十几架B-29轰炸机正从云层中钻出,机翼下的炸弹在月光下泛着冷光。
他冲向地下掩体时,瞥见锅炉房方向有黑影晃动——是漏网的特务在放置定时炸弹。
“小张,去引爆炸弹!”
他将步枪塞给警卫员,自己则冲向堆放火药的仓库。
当第一颗炸弹在厂区爆炸时,他正用钢丝绳将两吨TNT炸药拖向河边。
剧烈的气浪将他掀进泥沟,耳边响起锅炉房的爆炸声,那是小张与最后两名特务同归于尽的地方。
志愿军司令部的山洞里,彭德怀盯着战报上的“自动步枪歼敌数据”,粗大的手指敲打着桌面:“一个步兵排用二十支新枪,挡住了韩军一个加强连的三次冲锋?
这比老子当年在平江起义时的火力强十倍!”
洪学智递来陆远从战场发回的改进建议:“这小子说,要给步枪加装折叠刺刀,还要在枪管下方装榴弹发射装置。
另外,他建议组建‘快速火力小组’,三人一组,两挺自动步枪加一具火箭筒。”
彭德怀突然笑出声,露出缺了门牙的牙龈:“告诉这小子,只要能让咱们的战士少流血,要什么给什么。
不过……”他的语气突然严肃,“麦克阿瑟的轰炸机群正在往鸭绿江方向集结,让兵工厂立刻转移到长白山腹地,我会派一个工兵营去打山洞。”
当电报员将彭德怀的指示译成密码时,洪学智望着洞口外的硝烟,想起昨天在温井战场看见的场景:一名志愿军战士抱着打光子弹的新步枪,用枪托砸死三个韩军士兵,枪托上的“八一”军徽沾满血迹,却依然清晰。
那支融合了东西方技术的步枪,此刻正成为志愿军在近战中的“杀手锏”。
陆远站在临时搭建的浮桥上,望着鸭绿江水裹挟着碎冰奔腾而下。
身后的车队正将机床拆解后装入木箱,每辆车上都贴着他亲手画的“防潮防震”标识——那是用美军罐头盒的铁皮剪裁而成的。
“陆工,沈阳那边送来了这个。”
周明礼抱着个铁皮箱,箱盖印着“绝密 国防部”字样,“是从国民党兵工厂遗留的库存里找到的——德国造的冲床模具,1943年生产的。”
打开箱子的瞬间,陆远屏住了呼吸:精密的齿轮组在夕阳下泛着幽光,正是他设计的步枪弹匣冲压模具所需的核心部件。
他突然想起在国内兵工厂的日子,工人们用锤子和锉刀一点点打磨零件,而现在,这些来自战争废墟的“遗产”,正成为新武器诞生的基石。
远处传来马蹄声,通信员骑着快马送来加急电报。
陆远借着最后一丝天光读着电文,后颈的旧伤疤隐隐作痛——那是在橡树岭调试枪管时被高温灼伤的。
电文显示:美陆战1师己越过黄草岭,正向长津湖西岸急速推进,其先头部队配备了最新的M1919A6轻机枪,火力密度比温井战斗中的韩军强三倍。
“把库存的所有钨钢都调给枪管车间,”他将电报塞进制服口袋,“通知各班组,今晚必须赶出五百个加厚枪管——我们的战士即将在零下三十度的山地作战,普通枪管会在连续射击中炸膛。”
周明礼欲言又止,最终还是开口:“陆远,你有没有想过,我们现在做的事,可能会让历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?”
陆远望着江对岸朝鲜境内的火光,想起在波士顿实验室的台灯下,为改良步枪图纸熬红的双眼:“历史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,重要的是,当我们的战士端起这些枪时,他们不再是只能靠手榴弹和刺刀冲锋的血肉之躯,而是拥有了能与世界最强火力抗衡的钢铁脊梁。”
长白山腹地的山洞里,二十台冲床在蒸汽动力下轰鸣,陆远的棉鞋踩过结冰的石阶,手中的马灯照亮岩壁上的冰棱。
他正在检查新送来的德国冲床模具,发现导柱磨损严重,立刻叫来钳工老吴:“用缴获的美军坦克履带钢做耐磨套,再抹上咱们自己熬的猪油石墨膏——低温下比机油耐用。”
老吴举起油壶,里面装着混合了猪油和石墨粉的防冻润滑剂,这是陆远从老乡的厨房里找到的灵感:“陆工,这玩意儿比凡士林还黏糊,真能防卡壳?”
“在长津湖试过,”陆远想起温井战役中战士们的反馈,“零下二十度时,涂了这油的枪栓,比美军的M1卡宾枪还好使。”
他突然听见山洞深处传来争吵声,走过去发现技术员们正在为刺刀设计争论不休。
“折叠刺刀太长,影响射击精度!”
“固定式刺刀近战吃亏!”
陆远摸出随身携带的匕首,那是用日军武士刀的残片打造的:“做成可拆卸式,平时当匕首用,战时卡在枪管下方。
刀身用咱们的烤蓝工艺,防锈又耐磨。”
当第一把折叠刺刀样品诞生时,山洞里的炉火映红了每个人的脸庞。
陆远看着战士们爱不释手地抚摸着枪托和刺刀,突然想起在国内时,父亲曾说过的话:“好枪,是战士的第二条命。”
夜深了,陆远坐在工作台前,借着汽灯的光修改长津湖战役的武器保养手册。
图纸上,新步枪的每个部件都标注着改良方案:枪管镀铬层加厚、弹匣弹簧更换为苏军卡车的减震弹簧、枪托钢片增加锯齿防滑纹。
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动,都是从血与火的战场中总结出的经验。
当远处传来第一声狼嚎时,他知道,新的考验即将到来。
但此刻,山洞里的炉火正旺,机床的轰鸣不止,一群怀揣着信念的人,正在用最原始的工具,打造着足以改变战争走向的武器。
而他,作为其中的一员,正用自己的所学,为这个新生的共和国,在1950年的深秋,筑牢第一道钢铁防线。
相关推荐:
原神,弥补遗憾就能变强(宁风安柏)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原神,弥补遗憾就能变强最新章节列表
原神,弥补遗憾就能变强宁风安柏免费小说阅读_免费小说大全原神,弥补遗憾就能变强(宁风安柏)
咒回:万笙之卿(柏御夏油杰)免费小说_完整版免费阅读咒回:万笙之卿柏御夏油杰
咒回:万笙之卿(柏御夏油杰)最热门小说_小说完整版咒回:万笙之卿柏御夏油杰
咒回:万笙之卿柏御夏油杰免费小说全文阅读_最新章节列表咒回:万笙之卿(柏御夏油杰)
末世模拟器:我的宠物貂无敌了(徐峰徐峰)小说完结版_全文阅读免费全集末世模拟器:我的宠物貂无敌了徐峰徐峰
末世模拟器:我的宠物貂无敌了(徐峰徐峰)完整版免费全文阅读_最热门小说末世模拟器:我的宠物貂无敌了徐峰徐峰
末世模拟器:我的宠物貂无敌了(徐峰徐峰)全本完结小说_完整版免费全文阅读末世模拟器:我的宠物貂无敌了(徐峰徐峰)